姜维曾经历过11次北伐,投降钟会后,为何起事失败?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提灯向前行
编辑|提灯向前行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将,而姜维就是其中的一个,对于他功绩很多人都赞不绝口。
有人说姜维曾九伐中原,其实不然,据史书记载,他曾进行11次北伐,大部分都不告而终,即便是蜀国灭亡,也在暗中起事,企图兴复汉室。
那么,为何姜维在投降时期会起兵失败,难道真是事情败露缘故吗?
年少好学
天水县,一个婴儿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他就是后来蜀国大将姜维。
姜维字伯约,父亲是汉朝的功曹,可以说姜维从小就生活无忧,经常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玩耍,父母看到姜维这样,脸上洋溢着笑容。
但这种生活没有过多长时间,一次消息让姜维的父亲不得不重新投入到战争中去。
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位高权重,天子成为了有名无实的傀儡,而朝中的大臣都是敢怒不敢言。
后来,因为战争时常发生,羌、戎看到情形,就立马开始发动战争,多次入侵中原,眼看形势危急,朝廷不得不拉拢将领前去对抗。
于是,姜维的父亲为了国家的安危,只能被迫离开家里,去前线奋勇杀敌,不知过了多久,眼看各郡县形势危急。
姜维的父亲为了郡县不被敌人攻破,只能坚守城池,等到救兵到来,但没想到的是,朝廷因为时间原因延迟,导致姜维的父亲在守城中战死。
这个消息传到天水县后,人们都为姜维的父亲哭泣,其中姜维和他母亲哭得最厉害,不过生活还要继续,许多人都去安慰姜维一家。
就这样,姜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而姜维为了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决定奋勇读书,将来好当个官。
因为朝代盛行儒家学派,这就导致姜维从小就喜欢上了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久而久之姜维就成为了天水里最有学问的人。
因此,时不时有人对姜维评价道:“姜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对此姜维并不在意,他知道光受到夸奖并没有什么,关键是要去怎么做,如何做的问题。
从那以后,姜维白天帮母亲干活,有时看下书籍,晚上就挑灯看兵书。
但每次看到房间里整齐的兵书,姜维都会想起父亲,心中五味杂陈,鼻子一酸哭泣了起来。
有时,母亲看到他这样,就急忙上前安慰,之后并劝解不想让姜维走他父亲一样的道路,但姜维心意已决,怎么劝也劝不动。
无奈之下,母亲只能支持他这种决定,随后姜维就开始认真细读兵书。
随着时间推移,姜维逐渐长大成人,对于军事也了如指掌,后来,姜维因为父亲的缘故,在天水郡参了军,有了中郎官位。
公元220年,汉献帝退位于曹丕,这个时候,曹氏一族正式掌握大权,为了能够统一,曹丕任用司马懿等贤才,使魏国国力大增。
而姜维的才能逐渐从将领中展现出来,多次受到朝廷的重用。
228年,诸葛亮受先帝遗嘱,进行北伐,进出祁山。
魏国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派将领去往天水县,虽然天水县并不是主要的地方,但也是魏国境内。
投降原因
当时,姜维和梁绪等人在天水各地方巡视,而马遵得知消息后非常害怕,急忙将姜维等人召回来商讨。
一时间听完,周围人都眼张失落,有人还提议派兵攻打,但此刻姜维却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什么。
天水太守马遵看到姜维这样,忍不住询问:“姜维,你看这怎么办呢?眼看诸葛亮就要打过来了。”
“大人不必担心,诸葛亮此次前来必定人马皆疲,肯定有破绽,我愿领兵前往。”姜维一脸严肃的说道。
见姜维如此有信心,马遵顿时松了一口气,随后便将让姜维领兵前往对战。
当然,因为诸葛亮的到来,周围各个郡县无不响应,纷纷开始投降,有人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告知了马遵,表示姜维会反叛。
但马遵没有理会,因为他知道姜维不是这样的人,毕竟已经跟自己很多年了,非常了解他的为人。
而在这里,有人说诸葛亮和姜维对战的时候,考虑到姜维是个人才所以才用离间计让姜维投降。
其实并不是这种情况,因为姜维和诸葛亮对峙很长时间,这才让马遵起了疑心,随后便抛弃姜维独自一人逃跑。
姜维得知情况后,立马率军想要劝阻,奈何马遵不相信姜维,无路可走的姜维深知没有办法,无奈之下只能投奔诸葛亮。
看到姜维到来,诸葛亮非常高兴,因此让他跟随自己北伐。
后来马谡街亭兵败,诸葛亮不得已回到汉中,这导致姜维和他的母亲就此分开,与此同时,姜维的母亲得知姜维投降蜀国后有些害怕。
随后立马写信给姜维,想让他回到家里,但姜维不肯,他在信中这样回复:“家里有百亩良田,多一亩和少一亩没有区别,如今我有了远大志向,不应该就此回去。”
母亲看到姜维的信后,有些失望,但也尊重儿子的意愿。
之后,姜维多次跟随诸葛亮进行北伐,久而久之,诸葛亮逐渐知道姜维是个人才,因此提拔姜维。
后来,诸葛亮在和司马懿的对战中,看到司马懿没有战斗的欲望,蜀中将领有些生气,只有姜维很平淡。
234年,曹魏令卫尉辛毗到来,姜维马上告知诸葛亮,说道:“丞相,辛毗到来,想必司马懿不会有请战的意向了。”
看到姜维这么说,诸葛亮表情有些严肃,顿了顿说道:“你说的不错,但你知其一,不知其二。”
“丞相,那么其二是什么?”姜维不解的问道。
“你仔细想想,司马懿为何要请战,此地距离魏国有千里之遥,自古以来哪有千里请战的道理,想来是司马懿想要遏制手下将领才这么做的。”
周围将领顿时明白了原因,而姜维也对丞相很敬佩。
之后,诸葛亮病情愈加严重,同年时间病逝于五丈原,在姜维接到诸葛亮的遗命后,就让魏延断后,好争取撤退的时间。
但魏延不肯,因为他觉得这是进攻司马懿的好时机,同时也对杨仪非常不满,就这样姜维只能用疑兵之计让司马懿撤退。
回到蜀中后,姜维被任命为辅汉将军,而魏延没过多久也被杨仪命人斩杀。
多次北伐
238年,羌族来犯,刘禅就令姜维和蒋琬带兵抵抗,在经过战斗后,姜维觉得羌、胡可以加之任用,但费祎却不同意,毕竟人心难料,说不定哪天就会叛乱。
因此,每次姜维带兵前往时,费祎都会遏制姜维兵力,这让姜维有些无可奈何。
253年,费祎去世,原本政权在握的他,朝中无人可用,这个时候,姜维的地位才开始展现出来。
之后,刘禅就将兵权交给了姜维,而后姜维就开始进行长年的北伐。
同年,姜维率军围攻南安,形式危在旦夕,魏国不得不派陈泰去支援,之后援军赶到,姜维本想迎战。
但据手下人表示军粮已经用尽,无奈之下,姜维只能叹一口气撤军,回到蜀中,刘禅并没有责备姜维,反而更加信任。
次年,姜维又向刘禅上书出兵北伐,这一次他率军先达陇西,企图收获各地,随着时间流逝,姜维出兵随机应变,让魏军看不清虚实。
久而久之,魏军打败,许多人都出城投降,在这个过程中,姜维收复了许多地方。
可以说,多年以来,姜维成就颇高,多次进行北伐,无论是朝中还是外面,名声非常响亮。
256年,姜维正式任命为大将军,之后,他便与司马望、邓艾等人进行对峙,在这个过程中,邓艾等人坚守不出,这让姜维有些苦恼,多次用计也无可奈何。
后来,诸葛诞兵败,那个时候姜维还在前线,姜维没有办法只能率军撤回蜀中。
与此同时,宦官黄皓在朝中深受刘禅喜爱,他对于姜维北伐不太满意,于是对此在刘禅身边提出废除姜维问题。
但刘禅不以为然,就这样,两人谁也看不惯谁,姜维也曾对刘禅拱手说道:“陛下,黄皓这个人留不得,请陛下下令将黄皓处死。”
听到这话,刘禅只是摆了摆手说道:“我明白大将军的意思,不过对于你来说成不了气候,不用管他就是。”
就这样,姜维得知刘禅的用意后,为了避免朝中大臣议论,就主动请缨下乡种田。
263年,钟会和邓艾接到命令伐蜀,刘禅得知消息后立马将姜维召回来,让他带兵去抵抗,之后姜维多次和钟会等人在剑阁对峙,双方僵持下来。
起事失败
邓艾见状,心生一计,他率军绕过剑阁,直驱阴平道,这是个小道,并且地形复杂凶险,邓艾说道:“将士们,如今成败在此一举。”
随后,邓艾身先士卒,用毛毯滚下山坡,随众的将士们也照做,后来,因为蜀国根本想不到邓艾会从阴平道进军。
这就让邓艾有机可乘,一路上直达成都,刘禅有些紧张,急忙询问身边的大臣,有些人觉得还是将姜维召回来才行。
但刘禅却摇了摇头说道:“如今大将军远在剑阁,即便赶到也为时已晚。”就在众人不知所措时,报信人再次提醒。
无奈之下,刘婵就询问众人的意见,许多大臣都表示出城投降,随后刘禅就差人写信向邓艾请降。
远在剑阁的姜维得知蜀国灭亡后非常生气,但又无可奈何,只能投降钟会。
因为钟会非常欣赏姜维,随后便向魏帝进行封赏,后来因为钟会和邓艾闹得很僵,并且两人都居功自傲。
姜维觉得这是个机会,随后便多次催促钟会起兵造反,目的达成后再趁机杀掉钟会恢复汉室。
结果宫中耳目众多,再加上钟会虽然有谋反之心,但比较谨慎,有些犹豫。这才让事情败露,导致钟会、姜维等人被杀。
作者观点
姜维是三国时期出色的将领,拥有很高的军事才能,这才让刘后主非常看待,更是经历过11次北伐名声大起。
他一生都将恢复汉室作为目标,即便是蜀国灭亡后,他也想要利用人心去达成自己的愿望,可惜事与愿违,终未实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