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的美国先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悲情的美国先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传》,罗恩.彻诺。

今年看的最厚、最长一本书,98万字。

在美国开国群贤中,一直对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比较感兴趣,但实际上知之甚少。所以这本书也是迟疑很久,最终决定打开。因为篇幅巨长,所以复盘起来也比较困难,勉强试试。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年(存疑)出生在西印度群岛,父亲是个破落贵族家不招人待见的儿子,母亲家世也一般,后来亲爹破产跑路,母亲病亡。汉密尔顿在姨妈家寄养,先是在商行打工,完成了早期对于贸易、经济学的认知,然后受到教会资助,到美国求学。

因年纪过大(19岁),被普林斯顿拒收,转入纽约国王学院。1775年,克莱星顿的枪声响起,独立战争开打,汉密尔顿加入大陆军,在炮兵连里混了个职位。后来又几经辗转,机缘巧合,来到华盛顿身边,担任主力文秘,参谋,代言人(华盛顿本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辞,文笔也一般,在这些方面,汉密尔顿成为最优代理)时年21岁,牛逼。

跟着顿叔混了四年,(华盛顿比汉密尔顿大22岁左右),因不满一直无法升迁,特别是没有参战机会,汉密尔顿第一次跟华盛顿轻微撕逼,带了个炮兵连去了前线。说起独立战争,还要多唠叨几句。其实挺有意思——所谓战争,但实际上打了八年,双方一直打得稀稀拉拉,零零散散,规模一直没起来,也没真你死我活,最终可能双方加一起阵亡了六七万人,大陆军多些,英军大约一两万这样。

当然,想打出规模也做不到。1775年开战的时候,纽约是当时美国第二大城市(第一是费城),常驻人口2.5万,大家感受一下。多说一句,汉密尔顿入学那年,皇家学院那一届新生是17人。当时大学外面就是纽约最大的红灯区,坐拥500名风尘女子——占全市人口的2%。

尽管积极投身独立战争,但汉密尔顿实际上是有比较明显的亲英倾向的。而且在国王学院的时候,他就见识到了暴民的力量——一群反英的自由派群众将亲英派浑身涂满柏油,粘上羽毛游街,还试图攻击汉密尔顿的老师,被他拦下据理力争,才让老师得以逃生。

在独立战争的后期,汉密尔顿已经开始思考战争的意义,以及战后应该以怎样的形式去设计一个新的国家。汉密尔顿认为,英国之所以牛逼在于他们建立了一套完善、发达的金融系统,并且拥有极好的国家信用。不管是和平还是战争,经济问题都是一个国家首先要考虑和建设的,这个认知非常超前。

战后,汉密尔顿到纽约当了几年律师。后来参与了著名的费城制宪会议,并在其后联合麦迪逊和约翰.杰伊撰写了《联邦党人文集》,这一文集直接促使了宪法的通过——13个州过9个 。文集一共85篇文章,汉密尔顿写了其中的51篇。这些文章除了对宪法加以解释外,最核心的思想在于阐释建立一个集权联邦国家的重要性——这与一些开国元勋的意见相左,不少人都反对建立联邦国家,倾向于各州自治,联邦政府的权力应该尽量受限,越小越好——为首的一批人主要有托马斯.杰斐逊,纽约州州长乔治.克林顿等(这些人也是汉密尔顿一生的政敌)

在以华盛顿为首的第一届政府中,汉密尔顿如愿以偿担任财务部长。立国之初,政府负债7900万美元,汉密尔顿几乎是以一己之力设计出了复杂而完善的美国金融体系,很多理论及设计甚至沿用至今。这个过程实际上无比艰难,很多时候要力排众议,包括第一家银行的成立、海关的成立等等,几乎每一项决策都要克服了层层阻碍。而华盛顿虽然在大多数时候都支持汉密尔顿,但很少明确表态,更多地让他去和反对者激辩。

当然,尽管成效卓著,但汉密尔顿在此期间也确实非常嘚瑟——他的雇员有五百多个人,而国务卿杰斐逊手下只有六个,作战部(国防部前身)部长长诺克斯手下只有十二个人。

华盛顿连任后,汉密尔顿辞职。这其中原因很多,比如他在任期内积累了太多政敌,需要避一避锋芒,还有就是经济原因——财政部长的年薪为3500美元,不足以担负汉密尔顿养活一大家子人的需求,只能回到纽约开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生意不错。

尽管卸任,但作为联邦党的大佬,汉密尔顿依然拥有难以估量的政治影响力,同时他也并不甘心彻底退出政治圈,所以实际上还是参与了非常多的政治活动及幕后运作,华盛顿也依然信赖汉密尔顿的意见。

在汉密尔顿周围,团结了一大群支持者,成为“联邦党“,而与之对立的,则是以杰斐逊、麦迪逊、门罗等人为首的”共和党“,这也成为了美国两党制的雏形。双方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限制州权,增加联邦政府的权力、是否废奴、外交政策等。

1792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汉密尔顿作为一个终生未曾踏足欧洲的人,敏锐地感觉到雅各宾派必将走向极端,并且法国将回归独裁,而曾经长时间担任驻法公使的杰斐逊,是一个高调的法吹,精法,热情洋溢地讴歌大革命。诸如此类的政见不合,让联邦党人和民主党人渐行渐远,分裂日趋加深。

这期间,汉密尔顿搞了个外遇,被一个心机婊敲诈不少钱,而且还被政敌抓包,搞得十分被动。

亚当斯当选第二任总统后,美国与法国关系日趋紧张。在汉密尔顿的强烈呼吁下,美国开始设置常备军,招募海军,邀请华盛顿担任总司令,汉密尔顿成为军中二把手。

最终没打起来,扩军也不了了之,华盛顿去世(美国前八任总统平均寿命接近80岁,华盛顿是个例外),汉密尔顿再没了强力后援。同时,联邦党内部也开始出现裂痕,亚当斯和汉密尔顿互相看不顺眼。

⑮ 由于联邦党的分裂,亚当斯未能谋求连任,杰斐逊经过一波操作,击败亚伦.伯尔,当选第三任总统,伯尔成为副总统。

杰斐逊这人有点意思。独立战争的时候当州长,遇到了英军扭头就跑。这个人善于思考,有点儿哲学家的气质,最牛逼的履历是主笔了《独立宣言》(但实际上在最初几年,这个独立宣言并没什么影响力,也没人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吹嘘的事情,直到后来,被奉为圣经,杰斐逊也因此有了足够的政治资本,走上神坛),写下“人人生而平等“。

可是呢,杰斐逊认为黑人是”介于人类和猩猩之间的一个物种“,而且他至死,都还养着一百多黑奴没有释放。独立战争后,杰斐逊去法国当公使,天天灯红酒绿,回国的时候拉回来几百箱奢侈品,老婆死的早,没再婚,跟各种欧洲娘们、女黑奴瞎搞,据说还有一堆浅黑私生子。

杰斐逊希望美国人能过上小国寡民、田园牧歌、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生活,抵制金融体制,反对建立银行,反对设置常备军队,对英国有彻骨仇恨,亲法,认为应该将权力关进笼子,联邦政府的权力应该无限被限制,等等。

可是呢,就像汉密尔顿预料中的那样,他当选了总统,进入了白宫,感受到了权力的滋味以后——立刻就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杰斐逊当选后,马上一改往昔奢靡的生活做派,平易近人,索居简行,总之,非常善于造人设,是个好演员。

杰斐逊在总统任期内,比较大的一个功绩是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从拿破仑手里买下了路易斯安那州——这让美国的领土几乎瞬间翻了一倍。同时,汉密尔顿判断,新纳入版图的路易斯安那州也会采取支持蓄奴的政策方针,这会让南方选票激增(后来证明确实如此)。

杰斐逊当选后,经过联邦党的败选和分裂,汉密尔顿觉得会被共和党全面压制(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共和党在随后的五十年里始终占据美国政治舞台中心并不断提供历任总统),南强北弱就此开始。忧心忡忡的汉密尔顿言行开始逐步偏激,并且在一些场合出现了对共和党的严厉攻讦,其中就涉及到了竞选总统失败的亚伦.伯尔。

亚伦.伯尔这人和汉密尔顿其实也是老相识,俩人都是独立战争功勋,一度关系还不错。但是这个人比较善于钻营,属于两党之间的骑墙派,政见飘忽,让汉密尔顿心怀不满,并通过游说,间接导致了伯尔的败选,导致两人之间由心生嫌隙进化成彻底敌对。在副总统任期之末,伯尔打算竞选纽约州州长,以求政治生涯的延续,也遭到汉密尔顿反对,这终于让双方的敌对情绪达到顶峰,只能采取决斗的方式解决。

在当时,美国的上层社会中受到旧贵族文化的熏陶,还是挺流行决斗。虽然官方禁止,但还是屡见不鲜。汉密尔顿跟人约过好几次决斗,但都没打起来。而且他晚年回归宗教,潜意识里是反对决斗的。

特别是——在1802年,汉密尔顿死前两年,他20岁的长子菲利普.汉密尔顿,就跟意见相左的另一拨年轻人约了决斗。赴约之前,汉密尔顿告诉儿子:你应该朝天上开枪,以示自己并不打算杀人。儿子照做了,于是被枪击身亡。大儿子去世,导致汉密尔顿的长女精神失常,终生未愈。

这里说下两人决斗前后的一些差异:伯尔深陷财务泥沼,在决斗前一个月还找汉密尔顿借了一万美元(谜之操作……);决斗前一天,伯尔给唯一的女儿写下遗书,告知如何处理黑奴,烧掉自己与情妇们的往来信件。

多说几句:伯尔这个人,口碑还是基本受到了一致认可的——比较卑劣,哪怕是同为共和党的杰斐逊,也这样评价他:在任何一个拥有基本道德准则的国家,伯尔都会被深埋进地下。

在射杀汉密尔顿后,伯尔毫无悔意,但这一场决斗也确实终结了他的政治生涯,同时令债务危机更为加剧。他到欧洲游荡了几年,期间依然不停勾搭有钱寡妇,离婚,结婚,77岁最后一次再婚,在晚年病困潦倒中,才悔悟到:如果我能多读一些书,也许会认识到,世界之大,是有可能同时容纳下我和汉密尔顿两个人的。

而另一方,汉密尔顿则在遗书中警告联邦党同僚,警惕新英格兰地区可能存在的分裂风险,然后搂着一个收留在家中的孤儿睡到凌晨。1804年7月11日早上,双方分别乘船来到新泽西州威霍肯(因为纽约州对决斗处罚更为严厉),互相问候,然后在助理的号令下拔枪互射。在决斗前,汉密尔顿就曾多次宣称,不会朝对方开枪。

最终,汉密尔顿朝着距离伯尔四米远的一棵树开枪(这段镶嵌着汉密尔顿子弹的树枝被找到并锯下来,做成了纪念品)而伯尔则开枪击中了汉密尔顿右腹部,子弹穿过一干脏器后卡在脊椎上面。在回到纽约挣扎了31小时后,7月12日下午两点,汉密尔顿死亡,终年大概49岁——即使在人均寿命55岁的两百年前,也算英年早逝了属于。

复盘完了。说下整体印象:

这本书里,对美国开国先贤们的性格刻画非常鲜活

汉密尔顿作为美国联邦党创始人之一、亲英派,废奴派,中央银行、金融系统的首任设计师,常备军缔造者、海关创始人、税收制度的开创者,几乎已一己之力奠定了美国今天的经济基础。他思维活跃,雷厉风行,敏感,好斗,精力旺盛,远见卓识,高效,高智商,文笔出众,但同时,他草率,偏激,固执,甚至有点儿刚愎自用,这样的性格在政治家当中注定会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无法团结到多数派,大量树敌在所难免。

而他的老大华盛顿,沉稳,沉默,判断力强,不苟言笑,咨询很多,考虑缓慢,决断坚定,果敢坚毅。

其他的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则陆续成为了美国的前几任总统:亚当斯,杰斐逊,麦迪逊,门罗…这些人在作者笔下都很真实,亮点污点也基本都能根据史料进行忠实记录。

作为人物传记,作者对于汉密尔顿的表述不乏主观、片面、甚至是偏激,给予了大量主角滤镜进行美化,但总得来说,也没有我们熟悉的那种“死者为大”、“对先人不敬”的政治正确,汉密尔顿干的的操蛋事儿照样收录,性格缺点人生劣迹也没有回避。这一点和东方人物传记中习惯将著名历史人物塑造成一生连个屁都没放过、完全不食人间烟火仙气飘飘的传说,有这极为显著的区别。

这也是西方人物传记的一个最大特点——这个人真的好牛逼啊,但这个人确实很操蛋啊。

这是人物传记,不是《封神榜》。这一点确实要学习。

另外,还应该认识到,美国这个国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从立国之初,到现在,始终都在激烈的矛盾中寻找平衡。不管是当初的自由派、亲英派,蓄奴派、废奴派,联邦派、共和派,还是如今的拥枪派、禁枪派,堕胎派、人权派,等等,这个国家其实一直这样吵来吵去,很多人看到美国国内矛盾尖锐,今天me too,明天黑命贵,隔三差五就上街游行,枪击案频发,就认为他们社会严重分裂,感觉药丸——想多了,他们有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分裂从来都不是啥大事儿,压根就这样,二百多年了,分裂惯了已经。

华盛顿、汉密尔顿、杰斐逊、麦迪逊他们这帮人,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一届政府领导人”,但同时,他们彼此之间的憎恨也是空前绝后的。如果说当今的美国两党是谋求“与政见不同的人一起合作”,那么当初这批人就真的是“跟仇人一起奋斗”,虽然为后来的南北战争埋下了祸根,但起码也让我们感到一丝敬佩:不管你是否喜欢对方,但只要都是爱国者,那么就应该受到尊重,并充分开展合作,国家利益始终是大于一切的,尽管争吵不断,喋喋不休,但谈判的意义在于妥协,而不是吵架。辱骂、羞辱对方,或者舌灿莲花说一些虎狼之词逞口舌之快毫无意义(这一点也要学,真的)

虽然很长很累,但这本对于理解美国这个国家的底层逻辑、历史渊源,政治发展,还是挺有帮助的。

汉密尔顿,当今美国经济结构和政党制度的真正主力设计师,虽然身上有那个时代的种种狭隘和偏见,虽然名气不如华盛顿、富兰克林、杰斐逊等同时代大佬,但依然不影响他的伟大。

相关推荐

​2024年底前淘汰的10种高毒农药简介

​2024年底前淘汰的10种高毒农药简介

198

2024年底前淘汰的10种高毒农药简介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农业农村部表示,将启动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分期分批淘汰现存的...

​100首非常好听的中文歌曲

195

100首非常好听的中文歌曲 歌手:房东的猫 歌曲1:美好事物 多年后也不遗憾,把五味春风融入街边的早餐,把仰头的月色化为潇洒的释然,把漫长的故事变成短暂,才配得起勇敢 歌曲...

​43个申论必背句式+万能句,优秀

​43个申论必背句式+万能句,优秀

150

43个申论必背句式+万能句,优秀 《奉献的青春最美》 看吧,“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三尺讲台托举莘莘学子的梦想,这是人民教师的奉献;“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

​《昨日的世界》- 一部影响深远的永不过时的书

​《昨日的世界》- 一部影响深远的永不过时的书

197

《昨日的世界》- 一部影响深远的永不过时的书 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 —— 莎士比亚 今天推荐的,又是一部大部头的,但十分值得花时间一读的书: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